
【解析AI快讯】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展示俯卧撑技艺,连续完成八次!转型后首度揭示实力 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演绎俯卧撑,连续八次展示体能!转型后首次公开成就
【原文大意】
来源:网上搜集
文章报道了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Atlas在RSS 2024机器人顶会上展示的新技能——连续完成8个俯卧撑,展示了其动作的标准性和稳定性。Atlas使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Nonlinear MPC)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出色。此外,文章提到Atlas已从液压驱动转向全电驱动,这一转变被认为是出于商业化的考虑,因为液压驱动成本高昂。文章还提到了行业内其他公司如特斯拉、OpenAI、小米等也在使用电驱动方案,并讨论了机器人手部设计的差异和竞争。最后,文章预告了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届时将展示国产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
【分析结果】
技术创新角度
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展示了其在执行复杂动作(如连续8个俯卧撑)时的高精确度和稳定性。这表明波士顿动力在机器人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使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PC)处理非凸问题时。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Atlas能够在没有手指的情况下完成拳卧撑,展示了其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适应性。
成本与商业化角度
波士顿动力从液压驱动转向全电驱动,这一转变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出于商业化的考虑。液压驱动的高成本(预估单台制造成本高达200万美元)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应用。转向电驱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能提高机器人的能效和可维护性,从而使其更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角度
随着行业内多数玩家选择电驱动方案,市场竞争的重点转向了机器人的功能性和差异化。Atlas没有手指的设计引发了讨论,这可能是出于技术或成本的考虑。同时,其他公司如特斯拉和Figure通过在工厂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其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这加剧了市场竞争。国内外的机器人制造商都在寻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来区分自己,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页内容已结束,喜欢请分享------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
TOP1
【解析快讯】行走速度提升30%,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亮相WAIC
-
TOP2
【解析快讯】三星电子盈利表现超越市场预期,人工智能风潮助力半导体业务蓬勃发展
-
TOP3
【解析快讯】阿里巴巴发布国内首款专为孤独症儿童设计的AI绘本创作工具
-
TOP4
【解析快讯】三夫户外:拟打造人工智能智慧露营基地
-
TOP5
【解析快讯】国泰君安宣布,其子公司计划参与组建上海三大前沿产业母基金,包括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和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
-
TOP6
【解析快讯】吴欣鸿在美图公司强调:AI工作流程正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革新的关键动力。
-
TOP7
【解析快讯】上海计划至2027年,培育并吸引至少10家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领导地位的研发与制造企业进驻。
-
TOP8
【解析快讯】上海初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即将投入运营
-
TOP9
【解析快讯】天文学领域不适宜采用通用人工智能——“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的观点
-
TOP10
【解析快讯】在WAIC2024的落幕典礼中,上海市成功签署了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项目协议。